
节能是落实“双碳”目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淮北矿业集团将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聚焦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能源结构调整,狠抓各项节能措施落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淮北矿业集团将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作为国企履行经济建设责任的重要举措,践行“国之大者”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紧扣“双碳”目标,积极淘汰高耗能设备。

“集团2025年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项目2个,主要是煤矿用能设备更新改造、淘汰老旧型内燃机车等,计划总投资3.4亿元,申请奖补资金1亿元。目前,已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初审。”淮北矿业集团节能降碳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以煤矿用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为例,2025年计划投资1.8亿元,更新空压机、变压器、变电站、刮板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改造后重点用能设备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经测算,年节电量可达252万千瓦时。
“我们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引进先进的无焰氧化技术设备,将低浓度瓦斯收集起来,通过无焰氧化分解销毁,把分解产生的热能用于替换燃气锅炉供热。”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矿低浓度瓦斯CCER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处理低浓度瓦斯超300万立方米,不仅减少了甲烷的直接排放,还能产生大量清洁热力供许疃矿使用。
该项目已申请2025年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支持。从企业效益来看,为许疃矿开创了新的利润源,每年可节约天然气费用约350万元。同时,通过增加瓦斯用量,年获取瓦斯补贴约45万元,通过CCER项目可将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证,转化为可交易的碳资产,在碳市场上获得额外收益。初步估算,项目达产后年均二氧化碳减排5.1万吨,按照CCER项目10年交易年限计算,年碳交易收益达470万元。

该集团还依托下属丰和农业公司林业资源,开发淮北市首张林业碳票,项目面积为6884亩,5年监测期减排二氧化碳8212吨,已交易金额72万元,使绵延的青山、成片的山林植被变成企业“绿色提款机”。
淮北矿业集团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基础上,加速绿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绿色生产。近年来,该集团充分利用矿区屋面、工业广场、停车场等闲置空地,建设25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87.44兆瓦,所发绿色电量全部由矿区消纳使用。利用采煤塌陷区建设了袁店一矿、孙疃矿、青东矿共计144兆瓦集中式水面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绿色电量约1.4亿千瓦时,成为华东地区塌陷区治理与新能源开发的典型示范项目。
在风力发电领域,淮北矿业集团采用合同能源开发模式,已建成14台矿区自发自用分散式风力发电机,总装机规模达44.8兆瓦。聚能发电2×66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工程项目是安徽省“十四五”重要支撑性电源项目,淮北矿业集团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并凭借该项目获得739.2兆瓦配套风电建设规模。该集团初步构建起“光伏+风电”的绿色电力供应体系,为能源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淮北矿业集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瓦斯抽采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做到应抽尽抽、应用尽用、以用促抽、抽用最大化,持续提高瓦斯利用率和瓦斯发电量,目前已建成12座瓦斯电站,共计95台瓦斯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70.25兆瓦,年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瓦斯利用率突破50%。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2025年6月23日